随着老年人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很多养老院入住率偏低,其硬件和软件条件不能令老人满意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以人为本”,做好新时代养老院的服务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养老院主要收养“三无老人”即:无收入、无赡养、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养老院的住宿、伙食、生活条件只能满足“温饱型”养老。
新时代入住养老院的“三无老人”相对减少,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四有老人”即:有收入、有子女、有房子、有文化的老人纷纷到养老院入住。
他们入住养老院,有的是为了避免孤独寻求高质量的生活;有的是为了避免繁琐的家务或一些矛盾,寻求轻松和清静;有的是因为子女工作忙,不想给子女增添负担,子女又不放心他们独自在家,因而选择到养老院入住。
因此,现在养老院的养老模式已经从过去的“温饱”型过渡到“幸福型”、“康乐型”。管理模式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管理。
养老院的运行机制也已从过去单一的由国家财政拔款的“福利型”向“福利经营型”转变。公办、民办、私营等不同性质的养老院都融入到市场经济的竞争当中,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则也迫使养老院长们必须更新服务和经营理念,才能办好养老院。
所谓“以人为本”,一是要以老人为本;二是要以员工为本。老人是养老院的服务对象,是养老院得以存在的主体。吸引老人、留住老人、让老人生活幸福是养老院的根本目的;而员工则是为老人服务的主体,没有优秀的员工就没有优质的服务。养老院的条件再好,如果没有优质的服务,让老人不满意,自然是留不住老人的。
因此,养老院的工作不仅是人对人的管理、更是人对人的服务。人是最关键的,一定要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 “以老人为本”,就是一切要以老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把老人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养老院的硬件设施应根据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软件管理更要突出人性化的服务。
养老院是老人集体居住的场所。没有管理,就没有良好的次序和生活环境,更没有安全。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做好管理,是养老院应有的服务管理理念。
1. 满足老人享受“星级服务”的需要使老人在养老院不仅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更能得到比家里更方便的服务。
养老院可采用宾馆式服务模式与管理,并加快高档次硬件建设速度。快速便捷的服务程序和严格规范的服务标准,能给人以高效、便捷、温馨的感受。
老人居室可采用家庭化布置,也可根据老人自身特点进行调整。服务工作不应影响老人的生活和作息习惯,要确保安静的环境和老人的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老人活动随意、饮食多样合理、早晚有人惦记、生活有人照顾、说话有人倾听、遇到困难有人帮助......温暖的情感交流和彬彬有礼的服务使老人留连忘返,在养老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养老院应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硬件设施,组织老人参加文化活动。为了使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精彩,不断提升其满意度、幸福感,要了解养老院中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爱好的老人的心理需求,满足其充分表现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美好愿望。
老人们想到的,我们要想到、做到;老人们没想到的,我们也要想到、做到。给予超出老人期望的服务,给予老人以惊喜,是占领养老服务行业市场应该下的硬功夫......比如:学电脑、上网、音乐会、票友会、老照片展等活动。
不仅给老人提供更多的思维和活动空间,而且给老人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便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更有情趣,精神上永远年轻。
老人也有社会交流需求,养老院开门办院是很有必要的。让社会上愿意关心老人、为老人服务的个人、社会团体走进养老院,以各种形式的交流让老人开心、开拓视野,让他们融入社会,给予老人在家养老得不到的欢欣与惊喜,充分满足老人被爱被尊重的强烈愿望。
养老院中每位老人的性格、喜好各有不同。因此,在服务中,了解掌握每位老人的性格特点,建立老人个人档案很有必要。 对于不同的老人,给予不同的关心和服务。在组织热闹活动的同时,也要关心喜欢安静、不爱出门的老人。
日常工作中,要适时到老人身边了解他们的想法,在想些什么?愁些什么?忧些什么?
通过沟通,知晓老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困惑,才能对症下药给予老人及时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转介服务等,使老人摆脱身心上的障碍,保持良好心态,轻轻松松快乐生活。
很多老人在单位时从事领导工作,过去的人际关系不错。但是,住进养老院,过上集体生活就出现了问题。养老院内要创建“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和睦氛围,不可忽视。
养老院尊老爱老的服务工作永远无法替代儿女的孝心。这个理念有两层含义:
在经济独立的现代社会,这种关爱不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
二是责任,赡养、孝顺老人是儿女的责任,养老院不能替代。
因此,养老院要与老人的亲属保持联系,彼此交流老人的情况,提醒他们关爱老人并在硬件和软件上为子女尽孝创造条件,使老人在养老院生活既方便舒适,又能感受到亲情的存在。 养老院为人服务,也是靠人服务。因此,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优秀员工,才能具备优质的服务质量。
对每一位员工,在人格上讲平等,在工作上讲合作,在生活上讲关爱。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平等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员工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以此为出发点,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团队才有凝聚力,才能同舟共济,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种平等和谐文化是团队精神的灵魂。
每位老人的精神状态直接受身边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然而,“在老人永远是对的”的理念下长期工作的员工,心中难免产生压力、委屈和困惑,会陷入精神困境。
不良心境日积月累会使员工情绪郁闷或烦躁,对此必须及时加以疏导,解除他们的心理问题。没有心理健康的员工,就无法提供“健康”的服务。针对这些问题,可采用学习、宣泄以及休息等具体方法。
学习:培训员工,使他们了解老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遇事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用热心、耐心、细心来对待和处理老人的种种要求和问题。
宣泄: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座谈,相互倾诉正、负两方面的心情,加强与他们的分享,积极交流,提升正面心态。
休息:保证必要的休息,丰富业余文体生活,适时组织外出活动,暂离工作场景,有助于解除员工的心理压力。
在培养员工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确保养老服务队伍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健康发展,使埋头苦干的人才真正得到重用。
总之,只要牢牢抓住“以老人为本”、“以员工为本”两条主线,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做好养老机构的服务管理工作,使养老服务事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