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您好!请登录 | 注册 lewfdlf123123 [退出]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康养研究 > 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见的八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见的八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日期:2020-11-08阅读次数:982来源:上海赫尔森康复医院作者: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40岁的以上人群中,有15%面临脑卒中高风险,且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而一旦发生脑卒中,有70%的生存者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患者或存在运动感觉障碍,或意识、语言、吞咽、认知以及精神心理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降低了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目前,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的整体治疗效果和重要性已受国际认可,但在临床工作中,不少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治疗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 只求抢救,忽略康复治疗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中风患者的急性发作期之后,家属还没有认识到中风会给幸存者留下什么样的后遗症,只是觉得能捡回条命就很好了。很多中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却仍然在医院继续接受药物治疗,有些患者甚至在病情稳定一个月后,还在卧床输液治疗。

其实,在国外康复比较完善的医院,中风患者病情一旦稳定,很快就会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研究表明,中风患者康复介入得越早,后期偏瘫的几率就越小。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的三个月内属于最佳康复期,病情稳定后的半年内,属于有效康复期。

误区二 相信偏方能治病

实际上,任何想凭借偏方而帮助自己康复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

这些偏方缺乏科学配比,对患者康复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加重病情,延误患者的恢复,甚至危及生命,适得其反。

误区三 心情急躁,康复锻炼过度

有些患者或家属康复心切,私下制订了过于严苛的康复训练计划,反而影响到康复的效果。

患者必须先进行床上翻身训练、床上桥式训练、坐位训练、转移训练,站立训练之后,才能逐渐过渡到行走能力的训练。任何企图越过某一阶段的想法,就像小孩子学走路:还没学会走,就开始跑一样,这是不科学的康复训练,必须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容易引起“误用综合征”。

中风病人脑损伤后,常常上肢屈肌张力高,手指、手臂不能伸直,科学的训练方法应训练肌张力低的肌群,抑制肌张力高的肌群。但有些病人由于不懂康复知识,拼命地练手的握力或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越练手指和肘关节越伸不直。

误区四 康复是后期的工作,可有可无

有一部分医生和病人由于对康复了解不够,认为康复是后期的工作、是可有可无的,认为只有待患者神志清醒,能够起坐、进食后,才能开始康复。

其实偏瘫的康复宜尽早开始,在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瞳孔改变等)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48小时后,在神经内外科病房药物治疗的同时,就可以而且应该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床边康复治疗。

误区五 康复是医生的事,与家属没关系

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家庭,或者说家属担当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家庭的温馨、家人的亲情以及督促训练是偏瘫患者战胜残疾最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偏瘫患者的穿衣、进食、如厕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在家庭中可行。

误区六 脑中风急性卧床期宜静养不能动

中风急性期康复是治疗中一个重要部分,但常被临床医师和家属忽视,而重点放在药物治疗上,强调静卧不动。其实即便是大面积脑出血、重度脑梗死及偏瘫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昏迷不醒患者也可以进行相关训练。

诸如偏瘫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体位的被动变换、关节的被动活动等康复治疗,可以预防褥疮,避免或减少今后痉挛的发生,消除"废用综合征"出现的可能。为以后全面的功能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误区七 过分依赖医生,依赖被动治疗

有些患者病后变得敏感而脆弱,表现为对医生和家属的过分依赖性,缺乏康复训练的主动性,认为医生的手法、针灸或家人按摩才是治疗,自身的主动训练是没用的。其实对中风患者而言,主动训练比被动治疗要强上十倍。康复的第一大原则就是主动训练。

误区八 未能把康复动作贯彻于日常生活

有些偏瘫患者在医院里训练时,能如质如量地配合医生完成各项训练项目,但回到病房或家中就忘了所教的,未能把康复动作贯彻于日常生活中。

其实在医院康复训练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功能障碍的恢复过程又是缓慢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反复刺激才能使功能恢复到一个相当的程度。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靠患者把康复训练动作贯彻于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才有可能加快和巩固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