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院里不仅要有医生、护士,也要有科学家、工程师。”在近日举行的以“智慧医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题的“蓝色浦江”学术年会上,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如是说。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表示,医学应关注全生命周期,逐渐从以治病为主回归到“上医治未病”的理念中来,推动当代医学模式转变。
“蓝色浦江”年会以建言献策为价值追求,聚焦科技前沿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由上海市科协指导,黄浦区、杨浦区、徐汇区、虹口区四区科协轮值主办,今年年会由黄浦区科协主办,并纳入“上海科坛”系列学术活动中。
医生也要做临床科学研究
“一名好医生能帮助几百名患者,但一项好研究能帮助成千上万名患者。”吴皓说。为此,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搭建完善了三个高水平研究平台,包括原始创新平台、临床研究平台和交叉研究平台,越来越多医生既是医生又是科学家。为什么要建这样的临床研究平台?因为只有依靠临床研究才能不断推进临床诊治。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汇聚了与全球疑难杂症相关的多个高水平学科,2019年度科研经费超过10亿美元,年均开展1200项临床试验项目,纳入临床研究的病人占全部病人总量的4.3%。
自2017年起,市九院启动临床研究型多学科团队建设,截至2019年共有临床研究型多学科团队36个,开展病例数3000多例。吴皓表示,开展更高水平的临床研究,通过临床研究形成某一疾病的临床诊治新技术,提出某个疾病的国际指南和共识,引领国际治疗方向,这是很好的交流机制。
工程师进医院,才知道医生要什么
事实上,医院光有医生和科学家还不够,还亟需工程师的加盟。以市九院擅长的口腔科为例,每位患者需要植入的牙齿形状都不一样,为了让植入人体内的组织与人体更 加匹配,九院成立了全链条设计的3D打印临床转化中心。该中心已和包括口腔、面部、咽喉等在内的多个应用学科展开合作攻关,推动成果快速转化。
机器人也是医工结合的一大发展方向。两年前,九院率先成立了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设立的首批临床转化中心之一,专注于开发具有专科特色的国产手术机器人。
只有工程师和医生一起走进手术室,才能了解医生到底需要什么。以听觉植入手术机器人为例,现代及未来人工耳蜗手术的发展方向是微创化、精准化,机器人辅助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正是这两者完美结合的最佳体现。目前,眼眶外科手术机器人、颅颌面截骨机器人、颌骨重建机器人,以及听觉植入手术机器人在九院的研发齐头并进,每个项目都由临床医生、工程师全程参与。吴皓认为,医工交叉正成为一种创新路径,在医工交叉的大平台上,团队还可分享成果及经验,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直面当代医学的挑战
医院引入科学家、工程师,与当代医学面临的挑战有关。徐建光认为,当代医学理念应该从传统的“治病”转向对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关注,“医院不仅是治病,而要对健康予以关注,最好在疾病发生前将它扑灭”。
重大疾病、慢性病、老龄化对医学提出了重大挑战。目前,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约达3亿,高血压、脂肪肝、肿瘤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对死亡率居前10位的疾病致病因素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对于非传染性慢病的发生,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作用远大于生物学因素。
“因此,相较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病模式,《黄帝内经》所倡导的‘治未病’模式更适应未来医学的发展。”徐建光说。
中西医结合是推动当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一步。据悉,自1985年《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我国研究开发的中药品种达1000多个。比如,抗疟疾的青蒿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三氧化二砷等都对治病救人发挥了极大作用。